唉~非常時期要有非常方法,才能夠生存在這個痛苦指數高的年代
我是催眠自己說,這是為了推動地球永續發展,響應樂活,學習節能減碳
不過,擁有購買慾望是人性,要怎樣買的開心又不至於帶來經濟負擔,又能填補精神空虛
天下這篇文章可以參考一下....

(文章出處:作者:吳昭怡  出處:天下雜誌 326 2005/07 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index.jsp?page=1&id=31168
.....
選擇過多的年代,如何在消費上做出聰明選擇,已是現代人生命中的新課題。

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劉維公說,在台灣「消費」是家庭、學校都沒有教的事。但是今天消費者面對過多選擇和刺激,必須要懂得怎麼消費,才不會失去方向感。該怎麼聰明消費呢?

1
.先練習對自己說「夠了」!

全家便利商店公關經理林翠娟,覺得現代人很可憐。明明工作很累了,就靠消費來補償。但消費會帶來更多慾望,最後又為了滿足慾望努力工作。「工作、消費、工作、消費,最後人就像黃金鼠一樣,每天跑在滾輪上停不下來,」她說。英國作家艾倫.狄波頓就說,這是現代生活一個揮之不去的弔詭:人類社會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富裕,為什麼卻沒人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快樂?

他建議,每個人要先問問自己,「到底擁有多少,我們心裡才會覺得『夠了』?」

一位三十三歲的女性劇團工作者,就從兩段負債消費的親身經驗裡,學會什麼叫做「夠了」。

大學畢業剛到廣告公司上班時,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很專業,拚命刷卡買了一大堆行頭。她說,刷卡那一刻給人很大的快感,可是這種感覺維持不了太久,因為靠消費來偽裝成功,是很虛假的。或許是經歷得多,過了三十歲的她重新檢視思考「擁有」的意義。過去的她,認為擁有就是「喜歡的,馬上要到手」;現在的她,發現擁有其實是「珍惜現在,東西不一定要多,夠用就好。」

「夠了」也在於能捨棄,才會有所得。萬寶龍總經理顧吉濤,這幾年力行「衣櫃瘦身」,只要買一套新西裝,他就丟一套舊的。剛開始他也覺得有些心疼,可是如果當下不丟,衣櫃會無限制地膨脹,「以後還要花更多時間去做選擇。」

2.有多少準備,花多少錢 

知名作家王文華觀察,「負債消費」這種在美國很常見的生活方式,在台灣愈來愈明顯,「可是台灣人只學到前面的『負債消費』,卻沒學到後面的『量力而為』。」

想要消費,最好先增加自己的「內力」。李奧貝納廣告執行創意總監吳心怡說,以前賺兩萬塊,就用兩萬塊過生活。如果想過三萬塊的生活,就會計劃怎麼在專業上努力,變成賺三萬塊。而不是快速地藉由刷卡、借錢來滿足慾望。

穿著打扮總是走在時代前端的可樂王,到現在都不用信用卡。有消費就付現,再不夠就從皮包拿出提款卡,多走點路到銀行戶頭領錢。這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是個容易失控的人,所以不會把「風險」帶在身上。而且今日的消費必須建築在過去的積蓄上。「刷卡看起來很方便,但是會害人,」可樂王說。現在很多人會為負債消費而痛苦,起因就是當初一個如此簡單的動作。

如果非得用藉由像信用卡、借錢或是分期付款這些「外力」來滿足慾望,就不得不三思而後行。

一位資深行銷主管就說,即使消費真的可以分期零利率,消費者難道就賺到了嗎?「這背後都有看不見的風險,」她說。一般人都只顧眼前的消費,但沒人會去考量,萬一下個月突然失業,要怎麼償還這些被延後的消費債?

況且任意地預支未來,或多或少,都要付出代價。不管對消費或金錢,王文華是「觀念開放,但行為保守」。就像平常消費,他能刷卡就刷卡,但絕對不會動用循環利息。平常只要收到帳單,他第一時間就會去付清。他認為不當理財除了浪費錢,丟掉信用,最重要的還賠上時間。一旦卡費沒交,銀行會打電話、傳簡訊來催,就要花時間處理。

3.找到自己的消費計劃&消費品味

「正確的消費很重要,對消費要有意識,有反省,」大潤發總經理魏正元不斷強調。

所謂有意識,就必須做好自我的消費計劃。

麗晶精品副理李雅萍在年初,都會靜下心做消費計劃:今年的我最需要什麼?要過什麼樣的生活、為了過這種生活,我願意花多少錢?如果預算不夠,在正當狀況下,可以怎麼增加收入?「這樣生活才有意思,」李雅萍說。

「消費本來就是要讓自己過得舒服,如果超過能力,就會變壓力,」李雅萍歸結她的心得。

有意識的消費,也意謂著要培養個人的「消費品味」。

劉維公說,「消費品味」其實就是一個人對生活,對美學的看法。品味像是一種「煞車作用」,它讓你知道東西什麼該有,什麼不該有。

有位女性主管,平常喜歡線條俐落、色調簡單的穿著來呈現自我風格。有回去泰國出差,同事們都在當地買絲做衣服,她也跟著做了六件,可是回來一件都沒穿過,「因為那根本不是我的衣服。」

即使你是某個品牌的擁護者,偶爾也要順著自己,而非照單全收。六十四年次的優比速(UPS)行銷企劃部資深主任陳君儀,在高中就很喜歡香奈兒。但她卻是有所買,有所不買,像該品牌的化妝品和配件就很適合她現在的年紀,但對服裝就敬謝不敏。

 王文華的做法或許值得參考:他不從眾,自己定義自己的流行。

崇尚簡單的他,不開車不戴手錶,在美國念研究所的時候,他養成郵購的習慣,十年來身上用的、穿的都跟同一家郵購公司訂購。

王文華覺得,消費就是展現個人的「生活信念」。所以他每年都會自己訂不同的色彩主題,像因為去年還在職場,為了傳達出「忙碌感」,他選深藍色來做心情寫照。今年把工作辭了,無事一身輕,所以他選白色來呈現「自由自在」。

4.充實內在,才是永遠的精品。不花大錢,也能證明自我存在

一位常常挨餓加班到晚上十點的總經理,給自己的犒賞,就是半年換一次新車。「當我從停車場把車子開出來的時候,早就忘記肚子餓了。也許我回家只能吃碗泡麵,可是心裡很舒服,」這位總經理說。

對很多台灣人來說,消費之所以成為證明自我存在的熱門選項,原因之一是消費常被做為「過量工作」後,最快速的放鬆和心理補償。

1111人力銀行調查,台灣上班族在休假時最常做的三件事,就是在家看電視、補眠和出門逛街。

怎麼避免「我消費,我存在」的惡性循環?發展多元的生活面向,就是個肯定自我的好方法。

個頭嬌小的李雅萍,最近開始到台北三峽學划獨木舟。「我把錢花在學習,當做是送自己的禮物,」她興奮地分享,原來當生活豐富了,就會回饋到工作上。這麼一來,當人的內在精神飽滿,就會降低對外在的依賴。

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曾光華也建議,證明自我存在要先把內心的價值定下來,就可以控制外在的誘惑。因為真正到了行家面前,外在怎麼裝都沒有用。

「其實消費就像一種冒險,」一位劇團工作者說,「你怎麼消費,就反映你對生命的態度。」

 

聰明消費四法寶

先練習對自己說「夠了」!

對外在刺激要有定見,而且消費要有捨才有得。

有多少準備,花多少錢

充實自我實力最重要,如果想借由外力,必須三思而後行。

做計劃,培養消費品味

品味就像消費的煞車,讓你知道什麼該買,什麼不該買。

補充內在,才是永遠的精品

發展多元的生活面向,不再讓消費決定你的存在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nnifer76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